茶文化中国特产网

中国特产网
汇集全国旅游信息,旅游景点大全,旅游百科知识

澄海蜈蚣舞

澄海蜈蚣舞的基本介绍蜈蚣,是一种丑陋吓人的动物,可偏偏有人将这种丑陋的动物化作舞蹈形式,成为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这就是潮汕舞蹈中别具一格的民间大型广场舞蹈“蜈蚣舞”。蜈蚣舞始创于清光绪年间的澄海西门陈成锦和石文勇两人。当时,澄海游神赛会...

澄海蜈蚣舞的基本介绍

蜈蚣,是一种丑陋吓人的动物,可偏偏有人将这种丑陋的动物化作舞蹈形式,成为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这就是潮汕舞蹈中别具一格的民间大型广场舞蹈“蜈蚣舞”。

蜈蚣舞始创于清光绪年间的澄海西门陈成锦和石文勇两人。当时,澄海游神赛会之风极盛,各种各样的1节目竞相出现。酷爱民间舞蹈的陈成锦与石文勇见蜈蚣爬行,扭扭曲曲,十分有趣,从而萌生了创造蜈蚣舞的想法。经过一番潜心研究,终于设计制作了可供舞蹈的蜈蚣躯壳和整套舞蹈动作,经后人不断改进加工,已日臻完美。

澄海西门蜈蚣全长22米,分头、身、尾三个部分。头部长1米,身躯长18米,尾部3米。头部由颈、鼻、嘴三大多数组成,酷似“醒狮头”。嘴两侧有一对犀利的牙齿,两眼嵌上透光的绿灯,雄壮威武。身躯是用硬、软28节布框衔接而成的,硬框用竹篾作骨架,每节55厘米,配足两对,共13节;软框只用布料缀成,每节长65厘米,称为“软肚”;再加上衔接首尾两节,共15节。舞动起灵活自如。尾部由两根藤扎成剪刀形,并套上红绸。头、身均涂上斑斓夺目的色彩。主体以外,还配上一颗球状的蜈蚣彩珠。

2008年6月, 广东汕头澄海区申报的蜈蚣舞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传承近况

蜈蚣舞距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经不断演化健全,在研究潮汕使传统文化和祭拜民俗中有特殊历史价值;艺术价值方面,蜈蚣舞融音乐、舞蹈、武术于一体,观赏性强,场面壮观。曾作为文化交流的使者,多次应邀赴海内外献演。
1926年应当时的汕头政府邀请,在汕头审判厅前演出;1937年赴香港参加庆祝英皇乔治六世加冕盛会,哄动香江。
1987年赴广州参加"广东首届民间艺术欢乐节"连演27场;2000年参加新加坡第28届妆艺大游行;同年获文化部第十届"群星奖"广场舞铜奖。

濒危状况

伴随经济的飞速进步,现代化城市化节奏的加快,大家的生活质量和对文化的需要结构发生变化,蜈蚣舞同很多传统的民族民间文化一样遭到了肯定的冲击,面临很多困难。因为文化活动在一定量上适应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家的生活步伐和某种心理状况,现乡村的传统民俗也朝哪个方向浅易和经济化方面转移。因而蜈蚣舞演出多受经济制约,投入成本也较多,老一辈艺人年事已高,组织协调有肯定困难程度,面临濒危状况。现急切需要采取有力可行的保护手段,使蜈蚣舞得以继续传承下去。

商品特征

舞蹈动作的设计是模仿蜈蚣的神态和动作。蜈蚣是节肢动物,表演者均用半蹲的姿势起舞,运用武术的"双下常"、"丁字马"、"单弓"、"双弓"、"单恰"、"观音坐莲"等动作。蜈蚣舞动时蜿蜒穿梭,变化万千,构成了"3"字、"6"字、"8"字、"9"字、水波纹、蟠四柱和蟠梅花点等优美舞姿。同时,还有迅速咬尾、翻肚、吐珠等紧张激烈的高困难程度动作。

优美的舞姿与健美的武术融为一体,气势磅礴,情趣盎然。在起舞的全过程中皆由彩珠引路,整条蜈蚣两眼青光闪烁。十三节腰身各点上烛火,一条红尾巴高高翘起,上下摇摆。加上焰火助威,彩珠习射。至高潮处,犹如霞光满天,蔚为壮观,让人赏心悦目。表演时,常用"龙摆尾"、"出闸"、"飞凤衔书"、"柳青娘"、"水底鱼"、"白字吹鼓"与民间小调作为伴奏乐曲。

蜈蚣舞师法自然,几经变革革新,形成独特的艺术形式。表演时由一人擎彩珠带引,十五人执蜈蚣,藏身蜈蚣腹下,弯腰屈腿,操纵蜈蚣蜿蜒爬行,穿梭盘绕。它既惟妙惟肖地模仿出蜈蚣的形态、习性,又表现出一种强烈、稳健、磅礴的气概。

历史民俗

潮汕舞蹈中别具一格的民间大型广场舞蹈"蜈蚣舞",始创于清光绪年间的澄海西门陈成锦和石文勇两人。当时,澄海游神赛会之风极盛,各种各样的游行节目竞相出现。酷爱民间舞蹈的陈成锦与石文勇见蜈蚣爬行,扭扭曲曲,十分有趣,从而萌生了创造蜈蚣舞的想法。经过一番潜心研究,终于设计制作了可供舞蹈的蜈蚣躯壳和整套舞蹈动作,经后人不断改进加工,已日臻完美。澄海西门蜈蚣全长22米,分头、身、尾三个部分。

头部长1米,身躯长18米,尾部3米。头部由颈、鼻、嘴三大多数组成,酷似"醒狮头"。嘴两侧有一对犀利的牙齿,两眼嵌上透光的绿灯,雄壮威武。身躯是用硬、软28节布框衔接而成的,硬框用竹篾作骨架,每节55厘米,配足两对,共13节;软框只用布料缀成,每节长65厘米,称为"软肚";再加上衔接首尾两节,共15节。舞动起灵活自如。尾部由两根藤扎成剪刀形,并套上红绸。头、身均涂上斑斓夺目的色彩。主体以外,还配上一颗球状的蜈蚣彩珠。

获奖荣誉

广东汕头澄海区有着“动物舞蹈之乡”美誉,蜈蚣舞、鳌鱼舞、双咬鹅舞等多种动物舞蹈历久不衰,散发着浓厚的文化魔力,其中传承到今天已有100多年历史的西门蜈蚣舞已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中国特产网 » 澄海蜈蚣舞